【1895中国工艺美术系列大展—对话策展人·纤维】
受访人:林乐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策展人、1895中国工艺美术系列大展策展人之一)
采访人:学生记者 梁开
【引言】作为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以下简称大展)先声,“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于2012年11月8日—12月15日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展览以来自 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7件作品(835件报名作品)、5000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创历史之最,成为国内外规模空前的国际纤维艺术展。本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为1895中国工艺美术系列大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大展的先声。2014年5月10日—30日,系列大展之纤维、金工、漆艺、陶瓷、玻璃会师北京,在国家大剧院集中亮相,其中,来自历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68件中国获奖及特邀作品参展。本文通过对话策展人及部分作品欣赏带领大家更深入、细致地了解本次展览。
梁开:策划大展的初衷和缘由?
林乐成:我曾于2003年在《装饰》杂志上介绍《清州国际工艺大赛与现代五项艺术运动》,提出现代五项艺术即金属、陶瓷、漆(木)器、纤维、玻璃等,清州的展览就以这五项艺术为主。我也一直想把代表中国的当代五项工艺美术展览做起来,而且中国的院校也普遍有这5个专业。清州展不仅反映了工艺美术的最新成果、面貌,也让我看到它与当代艺术、当代人的审美、当代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无论画家、雕塑家、设计家都能用工艺表达观念,又不受技艺的限制。在中国,一提到工艺美术总觉得是过去的、遥远的,甚至觉得它是出口创汇的产品,或者高端的奢侈品及少数人把玩的物件儿,因此,如果在中国做一个当代五项艺术的展览,让人们看到传统的工艺不落后、也不保守,艺术家们又能够参与其中、发挥作用,给一个古老的行业带来新的思维、新的生命,那改变可能就会大了。
2012年“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双年展成功举办之际,南通朱晋副市长希望能够在1895继续做类似这样水平高的工艺美术展,学院党委书记赵萌老师作为总策展人提出了1895当代工艺美术的展览,并建议把南通1895作为工艺美术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权交易的平台。我提出这个展览应该以工艺美术最具当代性、学术性且院校均有的以上五项为子展览。如此一拍即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五项以不同媒材为载体的艺术展依次亮相南通。并集合起来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梁开:请您谈谈对大展的定位或意义?
林乐成:展览旨在展示最具原创性、学术性、引领性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成果。
原创性主要是针对多年来,在政府相关政策主导下,工艺美术产业虽然一直坚持传承与创新,但始终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没有让人们对工艺美术产生新的认识。举办大展可以把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美好愿望变成大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接受的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学术性,并非站在产品、市场和营销的层面上,不是产品的推介会,更不是通常人们熟悉的“摊位式的”工艺美术的博览会。引领性亦是针对行业而言,展览以艺术家的名义、情感、追求搭建一个和以往不同的学术交流平台,这里的艺术家是贴近人们生活的,因为这五项艺术媒材是人们熟悉的、和民生息息相关的。
梁开:大展以院校师生、艺术家为主体的原因?
林乐成: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这五项专业或课程设置建国后就有。院校中的很多师生经过很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长期探索,已经在这五个领域积累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一定意义来说,院校的师生带有职业工艺美术家特点。职业和行业不一样。行业中往往是选择一种贵重的材料、精湛的技艺,以此体现它的“完美”,但往往让大众望而却步、可望而不可及。而院校职业的工艺美术家比较纯粹、执着、自由,他们的艺术眼光、创作状态都是带有社会性的,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示当代工艺的魅力,打开一个大众与艺术交流对话的通道。因此,这个展览才能产生带有批判性、借鉴性、启迪性的影响。
梁开:结合展览的评审情况,您认为展览的规模和整体水平如何?
林乐成:中国的当代五项艺术是清华美院和南通市政府主办,组委会以清华美院师生为主,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有两千多位作者报名,80%来自院校。尽管我们的展览经费非常有限,也没有专门的组展机构,但展览的规模超过了韩国的清州双年展,评审出来的获奖作品也具有国际水平。
担任各系列展评审主席和评审委员的都是国内的著名艺术家和理论家。他们对国内外当代艺术和当代工艺美术都非常熟悉,而且评审非常严格,不是每个系列展都能评出金奖,比如中国当代漆艺展金奖空缺。因此,获奖作品比较有说服力。纤维和陶瓷展的水平超过了清州双年展的水平。
梁开:最后,请您谈谈对展览以后发展的希望。
林乐成:希望展览能够继续推出当代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水平,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新时期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做出贡献。
【作品欣赏】
作品名:《荷韵》(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
作者:洪兴宇、丁剑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洪兴宇与其研究生丁剑欣提供创意设计,并指导河南汴绣作坊的残疾人工匠制作而成。作者将汴绣的针法在《荷韵》中表现得十分自由、灵活、简洁,而且更容易让残疾人工匠掌握。第七届双年展评委、日本纤维艺术家福本繁树称此件作品:“用当代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阐释传统刺绣工艺,相对于众多参展的刺绣作品,让人们获得轻松、自然的感受,同时又能恰到好处地体现传统刺绣的材质美,且视角很新。”
作品名:《织晓》(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银奖)
作者:郑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
青年艺术家郑丹的《织晓》意在通过“织”这个过程来思考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作品以自然为主题,似一阵缭绕、浮动的烟雾,如薄纱般轻缈,如抽丝般细腻;色彩由深沉到明快,由混沌到澄澈,格调淡雅而意蕴无穷。第七届双年展评委、美国艺术家莫妮卡·凯米莱斯卡·莱曼(Monique Chmielewska Lehman)对《织晓》高度评价道:“这是一件精美绝伦的高比林作品,在我看来,很难有人在短时期内能超越它。”
作品名:《子曰》(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铜奖)
作者:王建(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生)
作者以常见的衣服或食物中的干燥袋为媒材,结合兵马俑的铠甲给他带来的创作灵感,并在实验性的探索中反复粘贴、连结,让神秘的灯光透过疏密聚散的“点”的形态,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似兵马俑、似金缕玉衣形象,造型简化,模糊五官,让它具有一种象征性和纪念式。
作品表达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反思,使观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造型与材料的同时,通过互动的方式引起人们对当下,在日益严重的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反思与警醒。
作品名:《家园》(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铜奖)
作者:李大鹏(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硕毕业生)
在材料与技法上,作者选择了天然羊毛与高比林工艺,这可以使画面产生最细腻与丰富的视觉效果。材料的柔软、色调的丰富,容易从视觉上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将作品定位于传统的水墨风格,使其具有灵性,更具表现力。
作品将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如影视镜头般剪辑、排列,在贫瘠的大地上和钢筋泥铸结构中彷徨四顾、黯然神伤、幽坐静思,形成一个情节叙述的客观场景,阐释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我们的现实家园到底怎么了?她究竟在哪里?!“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那里去?”作者希望通过作品唤醒人们自我的救赎,重新获得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回归。
作品名:《可餐》(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优秀奖)
作者:阮少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纤维艺术高级研究班学员)
用丝绵和丝袜做出来的一筐筐“土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几乎所有的人对“土豆”都很好奇,纷纷驻足、观看、触摸,甚至要带回家去模仿制作。
“土豆”让人们惊呼“艺术原来可以这么做,人人都可做艺术家啦!”当代工艺美术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挑战着观众的想象力,也激发了艺术和生活的无限可能。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on your 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