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1
Your present position:
Homepage
/
/
纤维艺术与手工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索
Information

  发表于《现代手工艺》 2005年试刊号

纤维艺术与手工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索

                                            林乐成

  很荣幸和工艺美术行业的朋友们一起探讨现代工艺美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设计与创新的问题,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工作室的主持人,我想从近五年来中国纤维艺术教育与手工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向大家提供一个当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个案,希望能为今天的学术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要提出“什么是纤维艺术”这样一个问题,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国内的《辞海》和《现代艺术辞典》及《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都找不到“纤维艺术”这个词条,甚至《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等通用的美术教材,都没有直接提到“纤维艺术”。然而近几年,各种学术期刊及各大媒体都在频繁介绍纤维艺术,无论是《装饰》、《美术》、《美术观察》等国家级核心刊物,还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及各类网站都有专题报道。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果你想获得纤维艺术的信息更是唾手可得。可是在五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纤维艺术”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词。纤维艺术源于英文的“Fiber Art”,像很多艺术词汇一样,既简洁明了,又有多层含义。“纤维艺术”名词虽然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但并不等于美国使用了“纤维艺术”一词我们才有纤维艺术。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名扬四海的织物大国,拥有精湛技艺的丝、毛、麻、棉等传统织物。几千年积淀而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国内外艺术家所关注的课题。

  纤维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材料。纤维艺术家们在“纤维”这种与人类最有亲和力的材料中汲取灵感,通过奇思妙想来塑造平面形象、立体形象、空间装置形象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追求,达到艺术家要创造一种物质形态,同时又有精神内涵的目的。无论是平面形态的壁毯、立体形象的软雕塑,还是与空间装置相应的织物都在视觉与触觉、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给人以新的审美享受。

  纤维材料柔软、色彩丰富,容易从视觉上引起人的情感共鸣。纤维作品还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它可以达到笔墨、油彩无法达到的效果。纤维艺术既有传统工艺美术的属性,也有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同时还兼容绘画、雕塑等艺术的精神。具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纤维艺术作品参加工艺美术展,它是手工艺术品;参加艺术设计展,它是设计作品;参加壁画展,它是壁画作品;参加雕塑展,它是软雕塑作品;应用在建筑空间中的大型纤维艺术作品则属于公共艺术。因此,纤维艺术又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山东特殊教育学校郭振宇老师和他的五十多位聋哑学生集体创作的“中华根”软雕塑作品,在继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得轰动效应之后,又被列入“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特邀作品。这件作品高6米,长21米,五十位聋哑学生默默无声地用绳麻编制、环结、缠绕,历时三个月的制作过程,磨烂了五百多双手套,才完成了一个气势磅礴,扣人心弦的时代力作。这件作品出现在中国美术馆雕塑群中就像一个庞然大物,让所有的中外艺术家感到震惊。“中华根”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纤维材质与手工技艺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卓越的艺术品无论用什么材料来做,即使是最常见的绳麻材料,由于作者所选择的主题,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感情都发发自内心的,因此就能达到平淡出神奇的意境。

  中国纤维艺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与“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分不开的。有人常问为什么使用“从洛桑到北京”这个名称?这是因为洛桑不仅是瑞士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而且是二十世纪世界纤维艺术的中心,曾连续举办了十六届“传统与现代”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但到九十年代中期却因故停办。为了延续“洛桑精神”,展示二十一世纪国际纤维艺术最新成就,促进国际纤维艺术的发展与交流,推动中国艺术与设计教育走向国际化,加强国内外艺术院校与艺术家在纤维艺术领域的互动与互补,共同搭建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在中国举办名为“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这个展览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从第一届开始就获得了媒体的关注,获得了大众的欢迎,获得了美术界的肯定。我们通过三届展览也欣喜地看到,作为传统手工文化结晶的纤维艺术正在逐步走向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形式语言、艺术风格和评价体系。古老的纤维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随着“从北京到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广泛,首届北京美术双年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内的大型展览都将纤维艺术列为新的参展画种,并为为第二届釜山国际纤维艺术展、第三届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大赛、第十一届立陶宛国际纤维艺术展、第十三届波兰(洛兹)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等国外同领域知名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鼓舞的是初出茅庐的中国纤维艺术家们独具特色的作品倍受青睐,接连获奖。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在2004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上,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提供的7件参展作品,就有4件分别获得大奖和佳作奖。纤维艺术能够获得壁画的大奖,说明壁画家们已经不满足于它所熟悉的那些材料、那些手段、那些风格、那些样式,而对新的材质往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这些材料一上来,这种形式一出现,甚至把纤维艺术制作的场景都搬到了美术馆,吸引了许多观众,甚至让壁画艺术家们感到为之一震。谈到这里,我想起民间艺人们说的一句话“艺术无正经,就是图新鲜”,这个通俗而又深奥的道理,大家可以自己去理解。

  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方向,纤维艺术的探索一方面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和创作实践,另外一方面是通过理论研究,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纤维艺术工作室是名副其实的手工艺作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被看成是工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作坊和工匠是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手工艺特点的,对当下工艺美术教育来说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我们在培养学生善于用材料思考、善于动手制作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体会到“动手有功”这句民间谚语的深刻内涵:“动手”对于人类创作性的艺术实践和生产劳动的重大意义。过去老人常说学会一门手艺才能自立,其实正是说道了生存的本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审美活动本身不只是一种直观的活动,而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就是一种改变世界实现自我的艺术活动或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注重学科发展建设,坚持教学与应用结合,是纤维艺术工作室实践性教学的根本。善于动手、勤于劳作,是纤维艺术工作室实践性教学的形态。学科互补,专业互动、师生互助,学术资源共享,是纤维艺术工作室实践性教学的模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纤维艺术工作室自2000年创建以来,一向坚持实践性教学,在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学、科研、创作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仅仅五年,纤维艺术工作室学生创作实践作品先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现代工艺美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釜山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分别获得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12项、优秀奖39项,国际优秀奖、特选奖、提名奖等21项,国内外获奖总数共计79项。纤维艺术工作室成功地策划了三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共同打造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品牌,而且与世界许多国家的艺术院校和国际知名纤维艺术家共同搭建了一个纤维艺术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使中国成为继“洛桑双年展”之后二十一世纪世界纤维艺术的中心之一。

  在中国纤维艺术教学与科研取得空前成功的巨大鼓舞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又作了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即于2003年7月18日至24日,在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中国纤维艺术教育和手工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试图通过总结探讨建立起具有指导性的纤维艺术理论体系,以助于去粗取精的长远持续发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研讨会将手工文化的建设纳入议题,同纤维艺术并置,进行双向度的比较和综合。这正突显了纤维艺术独特的优势—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传统编织产生的神韵与现代人迫切需要崇高情感的补偿及返朴归真的心理相符,这预示着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高速发展。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实践中,把工业文明与手工文化有机结合统一,构成一种惠益于人类的活泼的生产力,必将维护和促进人类本身的发展,真正地实现生产完整的愿望!

  如果说纤维艺术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方向不是定位在手工文化建设上,可能会成为脱离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脱离现代社会生活的“边缘艺术”。正如艺术理论家吕品田在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致辞中所说:“朴素的手,作为人类最本原的创造器官,不只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不只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通过手和手工,人的伴着主观情感的体能,人的包括理性方面和感性方面的心灵,人的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经验,以及人的自由意识和全部的个性,自然而流畅的抵达创造对象的表面和深层,构成体现并增进人类完整性的‘文化物品’。对手和手工的文化意识,正以不可遏制的趋势汇入可持续发展观,并在其中集结成势必诉诸可持续发展之具体实践的重大主题—手工文化建设。有理由相信,随着该主题的现实化,手和机器将作为各有侧重的社会生产力,为人类文明的当代发展开创出一个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技、审美与劳作、人文与经济互促互动、互补互益的崭新格局。巍然成势的国际纤维艺术潮流,变预示着这个崭新格局的崛起。”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on your phone

There is currently no information to display
Please add data record on website background.